秦安∶废弃秸秆巧利用 绿色环保促增收
时间: 2024-11-30 14:52:52 | 作者: 斯诺克冠军联赛直播在线观看
秦安∶废弃秸秆巧利用 绿色环保促增收
时间: 2024-11-30 14:52:52 | 作者: 斯诺克冠军联赛直播在线观看
今年,秦安县积极实施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,按照“填平补齐”的思路,依托县内5家农民合作社,在全县构建了秸秆燃料化、饲料化、原料化三个利用体系以及一个秸秆收储用中心,通过项目实施,全县秸秆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,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%以上。
走进王铺镇满盛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合作社,院内停放着采购来的打捆机、粉碎机、运输设备。合作社负责人张满盛难掩脸上的喜悦:“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贴,共采购设备31台套,有了这些设备,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率更加高了。”
秦安县是农业生产大县,2023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10万亩,全县秸秆总量达25.39万吨,可收集量约22.45万吨。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,今年,秦安县积极探索秸秆燃料化、饲料化、肥料化利用模式。扶持满盛生物合作社扩大提升秸秆燃料化利用生产线处,年加工生产能力提高到0.5万吨,年回收利用秸秆0.6万吨以上。同时,建设秸秆原料化利用体系,通过扩建购置生产加工设施,形成以亚麻纤维初加工为基本的产品的生产线万吨。
饲料化利用为秦安的畜牧养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该县在王铺镇、云山镇、兴丰镇、中山镇依托5家合作社,通过扩建购置生产加工设施,提高秸秆饲料加工能力,形成以玉米秸秆、冬小麦秸秆为原料的5条饲料加工生产线,每年可生产青黄贮饲料3.75万吨、颗粒饲料0.4万吨,年农作物秸秆回收能力达4.25万吨。
秦安县通过秸秆窖贮、袋贮、加工颗粒饲料和裹膜青(黄)贮方式,年饲料化利用能力10.27万吨,利用率40.45%。秸秆饲料化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,提高了养殖效益,还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,形成了农业与畜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。
秦安县农业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小平介绍,为保障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需求,秦安县在云山镇、兴丰镇、中山镇、王铺镇建立了5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,示范应用秸秆成型燃料加工技术、颗粒饲料加工技术、秸秆裹包青黄贮技术和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,为秸秆利用的全面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初冬时节,记者在王铺镇马山湾及连湾流域看到,满盛生物合作社正在抓紧收割良种玉米,一台台大型青贮玉米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,非常快速地旋转的齿轮,将一排排挺立的良种玉米收割、粉碎、拉运、收储,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。
今年,秦安县还在王铺镇王铺村建设了一处规模化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中心,该中心覆盖王铺镇、魏店镇、王窑镇等乡镇,年收储运能力达到2万吨以上,为今后秸秆综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。
秦安县以玉米、马铃薯两种农作物为主,开展农作物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调查测算,为秸秆资源台账关键系数核算提供基础支撑。针对小麦、玉米、马铃薯、大豆、油菜、亚麻等主要农作物,对秸秆利用途径、方式和主体,开展常态化、规范化的调查,摸清秸秆综合利用资源底数。通过宣传和技术培养和训练,普及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、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,提高农户有效利用秸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,营造全社会关注秸秆综合利用的良好氛围。
秦安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成功实践,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。在社会效益上,优化了产业体系,引导农民合理配置土地资源,提高了耕地利用率。同时,在回收环节、运输环节、加工环节预计可创造就业岗位400个以上,促进当地劳动力就地转移、实现农民增收致富。
在生态效益上,减少农户焚烧秸秆,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,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。同时,带动玉米、亚麻等粮食经济作物发展,实现耕地的轮作换茬,改善土壤理化性质,提高耕地质量,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从经济效益来看,项目满负荷运转时,年可生产秸秆成型燃料0.5万吨、青黄贮饲料3.75万吨、颗粒饲料0.4万吨以及亚麻初级产品0.8万吨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斯诺克冠军联赛直播-在线观看免费回播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丘头镇东宽亭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 400-838-9293
邮箱: 81813945@qq.com
网址:http://www.zhongruistarking.com/
©2019 斯诺克冠军联赛直播-在线观看免费回播 版权所有 冀ICP备13005235号-1 | 石家庄